今年中台灣元宵燈會還沒正式開幕,主燈「女媧」就已在網路上掀起一波未演先轟動的熱潮,只不過,這熱潮不是因為它多美,而是因為它.....太醜了! ?有人說像驚悚片裡跑出來的角色,有人笑稱是「醜出新高度」,甚至還有網友發起「勇者挑戰:現場直視三秒不眨眼」的活動。
面對鋪天蓋地吐槽,台中市長盧秀燕淡定回應:「女媧是醜美的結合。」這句話一出,全台網友紛紛露出黑人問號臉:「什麼是醜美?是新發明的藝術流派嗎?」
事實上,盧秀燕很多事不會隨便發言,要說話肯定是有要傳達什麼訊息,或是「監、控」輿情系統已經發出負面聲量,該事件已經炎上了,就是初四了(今天初八了),最近一次是警察進入校園事件就是案例之一!
但仔細想想,這背後不只是審美問題,還牽涉到政治公關與行銷操作,畢竟,在這個「醜也是種流量」的年代,或許女媧的「奇特」外觀,正好是一堂寶貴的行銷課。
身為直轄市市長,盧秀燕面對主燈被網友群嘲,沒有選擇硬碰硬,因為這次不是「炎上」而是「酸上」,所以她丟出一句「醜美」,這句話表面上像是在打太極,但其實是在做的危機處理。
試想,如果她直接承認燈醜,無異於自己打市府的臉,因為花燈就是市府決策,外包廠商製作而已;但如果她死撐硬拗「這很美」,又容易激怒更多網友,於是她選擇走新中間路線,把焦點從「醜不醜」轉移到「你不懂的藝術層次」上。
這種操作看似平淡無奇,但實際是要達到了一個微妙的政治效果:
對藍營和盧秀燕的支持者來說,這是包容多元審美的胸襟。
對批評者來說,這句話的曖昧性反而成為二次創作的素材,話題熱度再升級。
至於偏綠的擁護者,當然大多也不在意他的講法。
我也當過政治幕僚,深知政治最基本的道理,就是至少要有訊息,能讓你的支持者去跟對方吵架,盧市長這波「醜美辯證」,試圖從防守轉為進攻,既不硬碰輿論,又巧妙保住了市府的顏面。
而如果從現在我的工作,也就是新聞角度出發,「女媧」主燈其實意外踩中了現代網路文化的流量密碼,因為「越醜越吸睛,當然越怪就越能上新聞!」想像一下,如果主燈設計得中規中矩,頂多換來「嗯,蠻漂亮的」的平淡回應,除非你能做到讓大家讚嘆超美的,想太多機率很小。但現在,如果它「醜得有特色」,是不是有機會成為網路另外熱議焦點?先別說正負聲量,這波免費曝光,換算成新聞行銷預算,少說也值上千萬!
而更妙的是,現代人越多人吐槽,越多人想親眼見證「到底多醜」,重點還有愛拍片的youtuber也會去現場實測它的美醜,蹭聲量的同時,已經增加人潮和網路的流量,結果現場人潮比預期還多。
總歸一句,現在網路主導的世界,已經漸漸走向另一個行銷的最高境界模式,就是「你罵你的,我賺我的流量!」
#台中市政府 #花燈 #女媧補天 #女媧 #流量 #流量密碼 #炎上
圖:台中市政府
Tags
時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