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民黨立委魯明哲提案 刪減文化部200萬文化幣推廣相關預算

真的要讓這些人繼續亂下去嗎?

國民黨立委先是以戲劇《#聽海湧》不符史實為由提案刪除公視23億預算,陳玉珍委員還公開嗆聲紀錄片導演,不到24小時,暴衝撞的滿頭包,趕快急轉彎改成只小小小刪1%的預算。


過去我擔任過台中市政府新聞局主秘,時常跟影視產業有互動,深知他們真的是最無關政治的一群文化從業人員。另外現在我回到媒體任職,雖然待在商業台,但希望公視能有更多挹注和健全發展,期待有一天能和BBB、NHK齊名,不應如此如此被粗暴對待。

只是現在,竟然又將矛頭指向 #文化幣,得罪影視業還不夠,現在繼續得罪出版業?國民黨立委魯明哲提案刪減文化部200萬元文化幣推廣相關預算,並凍結1000萬元,理由竟然是「#太多人拿著文化幣在書店消費」???

書店消費何時變成了需要刪除預算的罪名?這種提案,無異於傷害出版產業的根基。

從來自台中的楊雙子憑《台灣漫遊錄》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,到護國神山之父張忠謀自傳的暢銷,再到引發討論卻穩居排行榜冠軍的黃山料著作,這些作品不僅代表著台灣文化的多元與深度,也為苦撐的出版業注入希望。而文化幣的存在,讓 #年輕讀者能負擔得起心愛的書籍,同時 #為獨立書店提供一絲喘息空間。

魯明哲的提案,讓人錯愕。他似乎無視文化幣的核心意義——支持全民閱讀,推動文化普及,並協助產業渡過寒冬。最令人驚訝的是,身為立法委員,他竟不認為購書是一種文化活動!這不僅是對出版業的輕視,更是對文化的無知。

文化政策的制定應是為了提升國民素養、扶持文化產業,而非因個人偏見或誤解而隨意刪減。難道我們要任由這些決策,繼續削弱台灣文化的生存空間?

照片來源:網路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